不銹鋼無縫管表面折疊成因解釋

發(fā)布時間:2025 06/14

不銹鋼無縫管表面的折疊(折皺或疊痕)是生產(chǎn)中形成的嚴重表面缺陷,折疊就像鋼材被強行擠壓出的皺紋,表層金屬在軋制中重疊壓合形成肉眼可見的凹槽或 
凸棱。
無縫管表面的折疊容易成為應力集中點,受力后易開裂,腐蝕液會滲入到縫隙。折疊成因如下(從原料到設(shè)備):
原料缺陷:
1.鋼坯含氣泡或夾雜物,軋制時內(nèi)部缺陷延伸至表面。2.管坯表面有裂紋或耳子(凸起),熱軋時被碾軋折疊。
工藝失控:
1.穿孔溫度過高?。鋼坯過軟,軋輥碾壓時金屬流動失衡。2.頂頭過度磨損?。穿孔頂頭變形,迫使金屬異常堆積。3.壓下量過大?。軋輥壓力過猛,表層金屬被強行 
擠壓重疊。
設(shè)備故障:
1.軋輥表面龜裂或結(jié)瘤,刮傷管材形成溝槽,后續(xù)軋制壓合成折疊。2.矯直輥角度偏移,鋼管彎曲時表層受剪切折疊。
后續(xù)加工誘發(fā):
折彎操作不當(如冷彎半徑過?。?,折疊處應力集中導致開裂。
折疊是不銹鋼無縫管的致命皺紋,從油田到核電站,一道0.2mm的折疊就有可能是災難起點。